欢迎来到bobsport1.com
咨询热线

400-0077-002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厉害了!南宁市竹排江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!

厉害了!南宁市竹排江黑臭水体系统治理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!

发布时间:2020-3-28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9746

  1、黑臭水体治理前的背景情况
 
  竹排江是南宁市18条城市内河中最主要的内河之一,流域由北向南贯穿市区,最后汇入母亲河邕江。流域面积117平方公里,主河道长35.9公里,主要支流包括那考河、沙江河、凤岭冲沟和翠竹支流等。流域面积分别为6.92平方公里、9.37平方公里、4.31平方公里和2.31平方公里。由于污染严重,是一条著名的“纳污河”。
 
  2015年水质普查显示,沙江河、那考河水质为劣Ⅴ类,竹排江d段为重度黑臭,竹排江f段、竹排江g段为轻度黑臭。治理前大部分河段污水横流、恶臭扑鼻、周边都是渣土荒坡,严重影响市民居住环境。
 
  经过调研、排查、分析论证,明确竹排江的入河污染主要来源于上游农村生活污水直排、农业面源污染和下游合流制溢流污染。
 
  2、工作思路
 
  建成区段根据内河汇水区域和排水流向等要素合理划分流域单元,每条内河流域均系统制定治理方案,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,践行“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、系统治理”与“控源截污、内源治理、生态修复、活水保质、长制久清”相结合的技术路线,从全流域、全要素通盘考虑治理措施。其中控源截污是重点,包括污水系统提质增效、沿河排污口整治、雨污错混接改造、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、雨水径流污染控制、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、工业点源治理和农业农村面源治理。
 
  (一)在建成区内,完善排水系统,实施污水系统提质增效,实现“有效收集、确保畅通、达标排放”。全面统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、工业点源治理和农业农村面源治理,实现“源头减排”。
 
  (二)以流域为单元,系统治理沿河排污口、雨污错混接、合流制溢流污染和雨水径流污染,实现“消除直排、减少溢流、源头减排”,优先使用海绵城市理念,充分发挥南宁市公园、公共绿地的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作用。对于沿河排污口、雨污错混接治理主要采用工程措施,合流制溢流污染治理加强源头海绵减排、过程管网改造、末端截流调蓄相结合的措施,雨水径流污染治理则主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实现。
 
  (三)按照“源头减排、过程控制、系统治理”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,系统控制雨水径流污染。在源头地块内,因地制宜建设下沉式绿地、雨水花园、植草沟、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设施,对雨水进行净化;将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落实到地块,其中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SS总量去除率为强制性指标,下沉式绿地率、透水铺装率和绿色屋顶率为引导性指标。凡新建、扩建或改建项目,将管控指标纳入规划设计条件,对土地招拍挂项目,将其纳入地块出让条件,在后续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中予以落实。在道路排水管网建设过程中,新建地区严格实行雨污分流排水体制,避免合流制溢流污染,已建道路采取截污控污措施,新建道路有条件情况下在侧分带建设生物滞留设施、植被缓冲带、生态树池等,控制传输过程中雨水径流污染。在雨水进入河流末端,结合河道蓝绿空间,布置植被缓冲带、树池、生物滞留设施、雨水湿地等,对入河雨水径流进行过滤、净化,进一步削减入河污染物。
 
  3、主要做法
 
  以PPP(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)模式,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全流域全要素治理。
 
  (一)实施管网建设和污水厂建设。
 
  通过三大方面实现控源截污。一是提高污水收集转输水平,措施包括补齐缺失污水管网和打通断头管。二是实施清污分流,措施包括雨污管网错混接改造、排水管道清淤及缺陷修复、排口防江水倒灌整治、施工降水及工地废水整治、自来水漏损排查及整治。三是提升污水处理能力,针对沙江河及那考河流域沿岸污水直排问题,通过建设沿河两岸截污管和建设污水处理厂,对旱天污水进行截流并处理。通过降水排查并整治沿岸各类排口,根据原有管道的功能缺陷情况,新建改建截污干管、排水管道,以排口为末梢向管网上游溯源排查,按片区梳理并开展雨污水混错接点改造。新建那考河污水处理厂和沙江河污水处理厂,其规模均达到5万立方米/日,同时新建茅桥湖污水处理厂、扩建琅东污水处理厂四期,使流域内污水产生量与处理能力达到平衡状态。
 
  (二)强化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。
 
  为控制流域内溢流污染,对沿河溢流口进行改造整治,利用“灰绿结合”的措施增强溢流污染控制能力。分别对南湖的津头门值班房溢流口、双拥路溢流口、桃源路溢流口、星湖路溢流口和民族大道溢流口进行整治,为防止溢流排口对南湖水体造成污染,采用雨污分流装置对南湖截流井进行改造,降低合流排口的溢流频次。
 
  (三)加强农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。
 
  除了新建截污干管和污水处理厂,在竹排江流域上游郊区农村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站,对河道周边的那塘坡、柳杨坡、那安坡、三塘坡、新直、小四方、四方岭等10个较分散的村落和小区的污水进行分散收集处理,并配套建设管径DN300-600污水管收集污水,污水处理站尾水均达到一级A标排放标准。
 
  (四)持续开展海绵城市建设。
 
  结合竹排江流域的建设条件和现状问题,源头海绵设施建设主要以雨污分流改造,降低合流溢流口年溢流次数、雨落管断接改造、硬化铺装改造等工程为主,结合新区建设和管网建设,适当建设下沉式绿地、透水铺装等设施。通过源头海绵城市建设,降低合流制溢流频次,减少合流制溢流污染,控制50%的雨水径流污染。
 
  通过海绵城市试点建设,竹排江流域共完成源头减排项目144项,其中公共建筑与小区115项,道路广场12项,公园绿地17项。实现海绵城市建设控制目标的片区总面积达29.69平方公里,有效削减了初雨污染对流域水体的影响。对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污染物源头控制作用。
 
  4、治理成效
 
  按照制定的总体工作思路,在全流域内开展了一系列工程建设和日常管理工作,主要成效为:
 
  完成d200以上沿河排口整治38个;管网混错接点改造3740个;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%,设计降雨量26毫米,径流污染控制率50%;蓝线控制面积420.32公顷,新建人工湿地40000平方米用于处理污水厂尾水并再生利用,利用琅东污水厂、沙江河污水厂、那考河污水厂补水40万立方米/日。
 
  生态效益显著。经治理,有效降低污染物入河,竹排江从昔日避之不及的臭水沟,蜕变成游客蜂拥而至的“网红”湿地公园。经济效益明显。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需求,让流域实现经济收益可持续发展,在建设沙江湖、东洲湖和长堽湖3个人工湖周边选取了5块较为平整、景观最美的地块约120亩作为商业开发用途,完善休闲娱乐购物功能,实现生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。流域综合治理带动了周边房产增值、土地升值及休闲旅游产业发展。
 
  社会效益突出。开展黑臭水体治理,提升了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、提升了城市内涵和品质、增加了城市就业机会、促进了绿色出行节能减排,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产生深远影响。随着竹排江综合治理成效的不断传播,流域内的那考河、沙江河等核心河段每天都要接待从全国各地、东盟等国家慕名而来的考察团队,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“南宁经验”。
 
  5、经验启示
 
  通过PPP建设模式,引入专业技术管理团队,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,以全流域、全要素通盘考虑治理措施,利用“控源截污、内源治理、生态修复、活水保质、长制久清”的黑臭水体治理技术路线是正确的。
 
  加强源头控制,大幅提高悬浮物去除率;
 
  排除由于江水倒灌、地下水渗漏进入污水管网系统的外水,流域内的琅东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明显提升;
 
  加强过程控制,大幅降低合流制溢流污染频次,避免出现污水直排现象,大幅减轻对竹排江水体的污染负荷,河道水质已消除黑臭并保持长期稳定;
 
  持续推进系统治理,流域内逐步恢复良性水生态;
 
  持续推进系统治理,流域内逐步恢复良性水生态,把曾经的“纳污河”改造为滨河公园,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。
文章来源:环保在线